被動房登上舞臺 或引發節能建筑新革命
- 時間:2013-04-12作者:Admin
被動房登上舞臺 或引發節能建筑新革命
數九寒冬,供暖地區的房屋室內溫度達到18℃似乎不是難事。但是如果在沒有任何采暖設施的情況下,室內溫度也能達到18℃以上,這在常人看來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在秦皇島的在水一方被動式體驗小區內,卻可以實現。
“在這個房間內未安裝任何傳統的采暖或制冷裝置,室內溫度卻可以長年保持在19℃~26℃,這便是被動式建筑與普通住房的區別。”秦皇島五興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臻在第九屆綠色大會的有關被動式低能耗新建建筑論壇上表示。
世界最先進的節能房屋
節能水平92%,節約80%的采暖、制冷花費
據王臻介紹,作為全國首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在水一方小區共有被動房4棟,建筑面積達26000多平方米。從外觀上來看,在水一方C區12號樓與普通精裝房并沒有明顯的區別。但事實上,被動房與普通住宅或是節能建筑存在較大差別。
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張小玲處長介紹,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是用自身的得熱滿足冬季采暖的需求的,能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高品質,同時用一次能源做限定性指標。
王臻告訴記者,被動房是超低能耗建筑,是世界最先進的節能房屋,節能水平達92%,而我國新建建筑的節能標準為65%。對于剩余8%的能耗需求,一方面是建筑吸收人體的常規發熱,燈光、辦公設備等散發的熱量來滿足采暖需求;另一方面是熱回收裝置等帶來的熱能,該項目采用空氣源熱泵補充熱能,并通過熱回收的新風系統進行換氣。
相關測試數據顯示,在水一方小區被動房項目的圍護結構傳熱指數是新建建筑節能標準的1/3左右,房屋的氣密性n50≤0.6,即室內外壓差在50帕以下,每小時換氣次數小于0.6次,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保溫、氣密性是節能的關鍵
保溫墻厚度是普通住宅的3倍,門窗傳熱系數僅為1/3被動房并沒有那么神秘。對被動房而言,良好的保溫性和氣密性是其能耗低的關鍵,而與保溫、氣密性關系密切的是外墻保溫和門窗。
王臻告訴記者,被動房通過減少高保溫較少熱量的損失,降低能耗。普通住房的外墻保溫厚度只有9cm,而被動房的外墻保濕厚度則需要27cm。除了增加保溫外墻保溫厚度外,門窗也決定著熱量的流失。據相關測試顯示,普通住宅一晚上窗戶的透風量達2度~3度,而被動房為0.5度~1.0度,僅為普通住房的1/3,這與門窗的保溫傳熱系數有關。
據了解,當前國內住宅門窗的傳熱系數普遍在2.0度~2.8度。2013年,北京率先在全國實施窗戶傳熱系數在2.0度~1.5度的新標準。在水一方小區被動房項目所采用的門窗傳熱系數僅為0.8,門窗玻璃為鋼化Low-E中空、真空玻璃。“但被動房所需的門窗都是進口的,國內目前還沒有符合此標準的門窗。”張小玲表示。
此外,王臻還告訴記者,該項目整個圍護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在施工工程中,窗口、門口、填充墻交界處、各種穿墻管線采用專用密封膠帶封堵,在保溫的同時實現了良好的隔音等功能。
既有建筑或可嘗試被動式改造
相對于公建,民用建筑可改造性強
記者了解到,當前秦皇島市海港區新房每平方米均價在七八千元左右,而被動房每平方米的價格已過萬元。對此,王臻表示,當前,人們對被動式建筑的理解還存在一定誤區,被動式建筑不等于高價、高成本。事實上,與普通住宅相比,被動房每平方米增量成本在500元左右。但被動房通過其低能耗的特點,降低對采暖和制冷的需求,業主可在15年~20年收回買房多付出的那部分成本。
被動房對我國建筑節能意義重大。張小玲認為,北方新建建筑按現行節能標準建造,未來還要再增加至少5億噸標準煤的采暖需求量,被動房可緩解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對能源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壓力,同時南方建筑的氣密性極差,家庭用電采暖造成的一次能源的耗費并不比北方小,被動房可給南方地區提供舒適的房屋。此外,被動房還可以緩解我國夏季用電負荷、提高室內舒適度、延長房屋使用壽命、推動建筑節能產品產業升級和產業轉型等。
相對于民用建筑來講,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比越來越高,已成為建筑的能耗大戶。被動式房屋不僅適用于住宅,還適用于辦公建筑、學校、幼兒園、超市等。對于公建的被動式改造,王臻表示,其難度稍微大一些,主要是室外高檔的幕墻、干掛石材等材料的裝修決定了改造的成本。如果對公共建筑進行被動式改造,可能更多的是從室內保溫開始。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