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3年12月29
2013年11月中國結束不能獨立研發硬巖掘進機歷史
裝備公司董事長李建斌表示,收購德國維爾特硬巖掘進機及豎井鉆機知識產權和品牌使用權,有助于提高中國大型機械裝備制造水平,完善中鐵裝備產業發展鏈條,增強市場國際競爭力,擴大企業品牌影響力?! I內人士稱,這一成功收購標志著中國隧道裝備企業在增強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的同時,積極整合全球研發、技術和品牌資源,占領世界掘進技術的最前沿,正逐步成為國際領先企業?! ≈需F裝備擁有世界先進的盾構和掘進機研發和制造技術。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產品廣泛應用于中國20多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領域,并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埃塞俄比亞等國家?! 〉聡S爾特公司是國際上著名的隧道、礦山機械制造企業,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硬巖掘進機、豎井鉆機制造技術和領先品牌。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9
2013年11月20
2013年11月不能讓“活歷史”在城市建設中死去
林徽因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北總布胡同3號的故居,在經過持續2年多的“拆遷”與“保護”的拉鋸戰后最終被開發商拆掉了;去年3月,因魯迅先生創作出《祝?!范劽本┪鞒菂^磚塔胡同西頭的84號院,因要建回遷樓和學校而被寫上大大的“拆”字。建筑大師、文學大師故居的命運尚且如此,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古建筑、老街區的命運可想而知。古老的中國傳統特色的大街小巷,許多都被大大小小的“拆”字籠罩,僅近期媒體披露的“拆聞”就有:11月,河南新鄭清末民國古建筑群因讓路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被拆;10月,廣東東莞清代四大名園之一的157歲的道生園被拆毀;8月,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仁壽路的一座百年祖祠因要建商場被拆除;7月,河南南陽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宛南書院東講堂9間清代建筑被拆…… 古建筑、老街區被城鎮化的浪潮侵蝕,緣由大致有三:商業開發、修路拓路、拆舊建新。許多國人崇尚“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殊不知,對于文物而言,舊的“去”了之后永遠不會再來。近些年,許多地方以古城保護建設名義,掀起了一股“修復熱”:湖南鳳凰擬投資55億元復制鳳凰古城,河南開封欲用千億元重現“汴梁盛景”,山西大同想百億元再造大同古城,昆明要220億元打造古滇王國,湖北荊州計劃投資300億元建“三國文化”旅游核心景區以重現“明清府城”昔日繁華……去年有學者統計,全國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資重建古城。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許多“打造”,走的都是將古城“打”掉再“造”仿古城的路子。將外表殘舊的文物毀了,再做個“新文物”。想想看,這樣的新玩意兒還是文物嗎?充其量不過是個玩意兒而已。 毀真造贗,拆古仿古,這種聽來頗為愚蠢的行為背后,是功利和權力的魅影??梢哉f,一些地方,一些人的急功近利幾近登峰造極之地步,而權力的霸道也如脫韁野馬,以致各種各樣的“狂想曲”不斷在各地上演。是利令智昏還是喪失了思考力、約束力? 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街區,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城市文脈肌理的重要構成,也是中華民族文明與智慧的真實印記。一個載體被毀、文脈被斷的城市,何以展現其古城風貌? 半年前我曾到捷克歷史名城、具有世界建筑博物館之稱的布拉格旅游。在其老城區,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能找到13世紀以來羅馬、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流派的建筑。在那里,你可以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真切觸摸、觀賞中世紀的模樣。如果我們的古城被這樣大規模地拆下去,恐怕不久的將來,百年前的歷史建筑都會在國人的視野中迅速消亡。所以,有必要大聲疾呼:不能眼看著一部部“活歷史”在造城運動中如此這般地死去了!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0
2013年11月30
2013年10月張家口項目部4#樓舉行封頂儀式
工速度創集團公司歷史紀錄,在塞北古城豎起中聯世紀“高、大、精、尖”的建筑豐碑,為集團公司在張家口未來發展打下良好而扎實的基礎。 圖為張家口封頂大樓 劉福禎/攝
28
2013年10月人民日報談京七條穩房價 為改善供給成樓市調控新良方
市調控長效機制的有益探索。 限購限貸難擋漲價 分析人士指出,限購限貸政策一直被看成是近幾年調控房價的最直接有力手段,在抑制房地產投機性需求方面更是“尚方寶劍”。但從執行情況看,2012年以來,雖然限購限貸政策依然在執行,但市場成效明顯不如2011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中,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69個,其中北京以高達20.6%的漲幅位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據北京住建委的測算,近幾個月,北京房價環比漲幅出現回落,不過,截至目前,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漲幅還是達到了6%。 “距離年底還有2個月的時間,”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王榮武表示,北京將通過一切手段力促2013年目標的完成。王榮武坦陳,目前來看,在預期和供需矛盾的背景下,后續房價上漲的壓力較大,調控也面臨很大壓力。針對北京連漲的房價,他介紹,北京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其中,如何完成年初確定的房價調控目標,保證居民的購房需求是一個重要議題。 穩預期嚴懲騙購行為 針對房地產市場房價上漲預期較為強烈、調控工作面臨很大壓力的現狀,王榮武介紹說,預期和供需矛盾,是影響北京房價上漲的兩大主因。除了升級“限購”、“限貸”政策之外,王榮武表示,北京也將通過增加供應,確保居民剛性自住需求,北京未來自住型住房的供應規模將達到市場的40%到50%。 “京七條”提出,為嚴厲打擊騙購行為,加強限購政策社會監督,北京將組建限購監督委員會。其中,對弄虛作假違規騙購的購房人列入黑名單,5年內不準在京買房,對企業協助造假的,凍結全部在京項目的手續辦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對于開發商層面,政府重點實施資金監管和價格導向,截斷企業高價買地高價賣房的利益驅動。對于有漲價沖動的項目,北京市住建委將嚴查變相漲價。對存在閑置土地、炒地、捂盤惜售、哄抬房價、變相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采取禁止其參加土地競買、不對其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強化土地增值稅征收管理等措施。 “本次政策將加大限購限貸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力度,穩定購房群體的整體預期。”鏈家地產公司市場研究部研究員張旭表示,尤其是對于漲價的新房項目,政府管控進一步升級。對漲價項目較快的項目將會啟動全額資金監管,或會對開發商回款能力產生影響,加大資金鏈壓力。對于定價較高項目,則會采用暫緩入市等措施,從供應層面降低開發商的高定價。 供給將實行三元制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北京年底住房供應量將大規模增加,預計房價逐步趨穩。近期推出多塊配建自住型商品住房項目用地,年底前將形成2萬套左右供應,明年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應還將大規模增加,計劃推出5萬套左右,有效滿足居民剛性自住需求。而2012年全年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為9.4萬套。 “未來北京住房供給將建成三元制的模式?!北本┳〗ㄎ嚓P人士介紹說,保障房占比20%,商品房占比80%,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占比50%左右,也就是說保障房和自住型商品房以及商品房的比例大概為1∶2∶2。 “意見的推出,亦標志北京市在探索分層次、分類型的調控新方式,建立調控長效機制上邁出重要的一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表示,目前,全國樓市分化得很厲害,北京作為首都也是人口聚集速度比較快速、價格漲得較快的城市,從實際出發,率先探索非常有必要。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8
2013年10月25
2013年10月建筑垃圾非法傾倒引發環境陣痛
垃圾填埋場將垃圾簡單填埋或者露天堆放,并沒有做環保處理。而如果與生活垃圾混合填埋,還會對土壤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從而對水源造成危害,影響人們的健康。同時,整治土壤污染、水污染的費用也將大大超過對建筑垃圾再利用處理的費用。 回收困難 再利用更難 北京有25家建筑垃圾填埋場,基本可以滿足北京年4000萬噸的建筑垃圾需求。但由于建筑垃圾處理廠多位于距市區較遠的郊區,盡管違法的私人垃圾填埋場收費高于正規垃圾填埋場,多數司機還是更愿意選擇就近傾倒,一方面節省了路費,另一方面能多拉幾趟活兒。 吳建民是北京唯一的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企業的負責人,他的公司成立已有10年了,而這10年間,他幾乎年年虧損。 “我們的處理能力是每年150萬噸,可現在大半年過去了,只收了二三十萬噸的建筑垃圾原料。廠子在從2003年創辦至今的10年間幾乎年年虧損,最多的一年虧損達800萬元?!眳墙窈軣o奈地說。 中環協建筑垃圾資源化委員會副主任陳家瓏表示:“日本、美國、歐盟都有一些強制性措施,如德國對物理填埋征收重稅,鼓勵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置?!? 加強監管 勢在必行 2005年6月1日,《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正式實施。然而很多年過去了,一方面受利益驅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監管,許多人還是選擇了非法的建筑垃圾填埋場。 據悉,為規范建筑垃圾(拆除垃圾、土方)和砂石運輸行為,嚴厲查處因違法違規運輸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進一步改善、提高空氣質量和市容環境水平,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已聯合市環保局、住建委、交通委、交管局、城管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啟動全市建筑垃圾運輸專項治理工作。 截至10月12日,北京市交通、住建、城管、交管等有關部門和城六區市政市容委根據全市集中整治建筑垃圾工作的要求,分別對本部門、本區縣進行了部署,并于11日晚設立了近50處執法站點,對施工工地和建筑垃圾道路運輸車輛進行了檢查執法。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
21
2013年10月超9成地級市擬建“國際大都市” 疑脫離實際
5個城市提出來要走向世界。在200多個地級市中,有183個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大都市。規劃標準高,投資規模大。生態城、智慧城、科技城、現代城、國際一流、世界領先之類的口號,比比皆是?!眹野l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10月19日在2013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市長論壇上表示,為了GDP發展,政績和財政等多重原因,我國城市的面積正以脫離現實的規模在擴張。 據悉,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間,中國城市的建筑面積從1.22萬平方公里增加到2.18萬平方公里,增加78.3%,到2010年城市建筑面積達到4.05萬平方公里,再度增加85%。與此同時,城市傳統建筑、傳統街區和街道正遭受毀滅性打擊。據第三次文物普查統計,30年來,全國消失了4萬多件文物,一半以上是各類傳統建筑。據有關專家統計,目前中國每一天會有80到100個自然村莊因城鎮擴張而消失。 “中國最近二三十年的城市越來越漂亮了,但是也越來越沒有特色了。無論走到那個城市,全是清一色的大廣場,中央商務區等,當然還少不了麥當勞和肯德基?!眴虧櫫钫J為,我國目前的城市建設,歐洲風情大行其道,到處都是克隆和模仿。民族傳統文化的流失,是中國城市以往發展當中最大的敗筆。 大量的豪華城市建設以后,反而抬高了農民進城的門檻。最后形成了中國式“鬼城”和“空城”。 應鼓勵差別化發展 喬潤令的觀點很多專家不謀而合,他們認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要鼓勵差別化發展,要從外延擴張轉移到內涵發展,要將“土地的城鎮化”轉換成“人的城鎮化”。 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無數的案例已經說明,一味追逐發展城市規模并不可取。要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需從自身優勢出發,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鼓勵差別化發展。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楊保軍表示,我國真正適合建城市的土地不到20%,其他的都是不適合發展工業化的地區。如果強行的推工業化會付出很嚴重的生態代價。他說,建國后的前30年,中國走的是農村主導下的非城市化工業化道路,此后30年是走的是城市主導下的資本城鎮化道路。而未來30年,我國應該尋找一條城鄉一體,平等、共享、互補的城市化道路。因此,把城市的發展跟鄉村結合起來,農村土地要先確權,再限權,根據規劃引導來建設,同時完善城鄉空間的稅收調節機制。 廈門市規劃局局長趙燕菁表示,在過去二十年里,我國在土地城市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人口城鎮化方面,卻非常失敗。理論上,雖然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但實際上卻并沒有那么高。 趙燕菁認為,人口城鎮化的失敗,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國尚未解決教育和住房兩大問題。教育方面,因為農村人口教育始終和城市市場的實際需求脫節,最終導致農民融不入城市生活;住房方面,則是因為城市的住房門檻對于農民太高。 喬潤令表示,建設緊湊型機制可能是我國下一步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因為人口原因,美國式的分散性城鎮化道路并不適合中國。另外,新的城市發展一定要外延擴張轉移到內涵發展, 要防止大拆大建,保護好古城古鎮的歷史。要做到這點,則需要改變我國城市發展的管理方式和考核標準。 大力提升產業支撐能力 目前,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缺乏產業支撐的問題。 李毅中表示,要實現新型城鎮化,需要大力提升產業支撐能力。有關專家做過測算,到2020年,工業增加值需要達到現有的一倍以上,才能保證城鎮化的正常開展。 據悉,目前我國有各類產業開發區1568家,其他各類工業區近萬家。我國在產業集聚,升級換代方面取得巨大的進展,城市面貌也因此獲得了極大的改變。然而,集聚式的城鎮化產業卻有著數量過多、結構趨同、水平偏低等多重問題。 李毅中認為,要淘汰落后產能,對產業進行轉型升級,要統籌考慮城市布局、人口、交通、服務、綠化等因素。產業園區的設置要納入城市的初始規劃,不能先發展城市再考慮產業,不然城市發展會失衡。 另外,作為破解城市發展難題的突破口,智慧城市建設成為當下我國的一股風潮。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20多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間投資規模將達1.1萬億元。李毅中建議,以后應將通訊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中。 來自:中國建筑新聞網